ga-post 2 [HTML9]

2014-12-01

網路世代的選舉:民主政治的未來,好或壞?

不知原因為何,選後忽然出現許多「檢討文」,而且大都呈現一種「選完了/當選了、總算可以說了」的心情。我也想趕一下流行檢討些什麼,不過這裡不談柯 P 贏在哪裡、也不談民進黨何以大贏、更不談馬英九怎麼還不下台。這裡要談的是大家對於這場選戰的定位——網路世代的崛起

對於這場選戰,眾家評論各有不同解讀,但幾乎所有人都同意網路世代大幅左右戰局,社群網站——特別是臉書(Facebook)——幾乎取代電視報紙成為最具影響力的選戰媒體,大家甚至一致認為柯 P 的勝利證明了未來選戰的操作勢必須依賴社群網站。選戰中的世代差異確實存在,但這個差異並非年齡上的,只是剛好善於與長期使用社群網站的人口多屬年輕世代罷了。當大家都在稱頌與期待網路世代,請容我唱一點反調、做出一點提醒:社群網站實際上不利於產生健全的民主。

Social Media and Democracy
Photo credit: Maria Elena, CC BY 2.0

為了方便討論,就讓我們用臉書作為主要例子。臉書帶來的好處,例如公民覺醒、青年參與、高投票率…等,這裡就不再多提,網路上很容易找到一打相關言論。這裡只專注討論臉書可能帶來的問題,不過亦不再重複我先前討論過的臉書濾泡效應。讓我們從臉書的貼文特性開始:臉書動態消息的本身結構就是「一則接著一則」,雖然每則的文字上限是兩千字,但實際上大多數貼文都不超過 500 字(推特 Twitter 更是只有 140 字)。這個斷裂性和短篇性讓臉書成為我們短暫閒暇時刻(等車、等開會、等人…)首選的訊息媒體。也就是說,對待臉書訊息,我們通常不會準備好給予它完整的一段時間——除了專職媒體人之外,有誰會說「讓我花兩個鐘頭來好好來閱讀一下今天的臉書貼文」?

當已經習慣在短暫時間內收看臉書,我們勢必不會去點開那些標題看起來不有趣的轉貼文章,也不會有耐性去閱讀篇幅比較冗長的文字。換句話說,我們已經在心態上被臉書制約在某種期待快速閱讀與理解的情境,因此任何無法嵌進這種狀態的貼文都會很快被我們有意無意地過濾掉。這種短暫收看消息的習性,也讓我們更常使用手機來收看臉書,而不是桌電和筆電。手機的螢幕偏小,一方面不適合長時間閱讀,另一方面它會讓文章的篇幅看起來比實際中的更大更長,顯然,手機正在持續加強我們對於長篇資訊的過濾與排斥。

網路文化不必然造成大家對於長篇討論的厭惡,但社群網站的出現卻把整體趨勢推往這個方向。在臉書不斷壯大的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外新聞或評論網站會在每篇文章開頭加上「幾分鐘閱讀」(N-mins read)字樣,讓讀者選擇是否點閱,也有很多稍後閱讀 APP (例如 Instapaper)會在自動算字數之後提供類似標示。這些都顯示了「要花多少時間」已經變成是否閱讀某篇文章的門檻之一。同時,文章的標題變得越來越長,最好是一句標題就把重點講完,因為不用點進去看最省時省力。實際上,這也反映在另一現象上:能在臉書上被大量轉貼與流傳的,通常都是標題聳動、輕薄短小的文章。當然,標題聳動不代表內容無料,輕薄短小也不代表內容無理,問題在於這兩種特性都有背於良好民主討論應該具備的性質——冷靜與深入。

Social Media and Democracy
Photo credit: mkhmarketing, CC BY 2.0

標題要能夠聳動,勢必需要訴諸情感,而情感很多時候會蒙蔽我們做出比較長遠的考慮。再者,當你因為標題聳動受到吸引而點閱某些文章,但讀後發現內容並不聳動而有點失望,幾次以後你還會想要點閱同一作者或網站的文章嗎?也就是說,隨著標題聳動這個趨勢而來的,就是內容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聳動,或者說,情緒化。文章短小的壞處更大:如果一篇文章要能夠又短又讓人理解,這篇文章勢必要建立在許多大家已有的共識和知識之上,換句話說,這種文章不太可能深入討論一個龐大複雜的議題,更不可能檢討一個被社會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不一定正確的觀念。也許有人會說:「講重點就好,不需要浪費大家的時間啊!」問題是,如果要能夠深入討論,必定需要闡述各種理由來說明為什麼 A 看法比較好而 B 觀點有問題,如果我們只是在乎得到一個「A 比較好」的宣告,那麼這和我們一向反對的「填鴨式」教育有什麼差別?民主最珍貴的價值在於思辨的討論過程,但能夠在臉書上廣為流傳的資訊經常是「直覺式」的——剛好是思辨的相反。

另外,臉書說到底仍然是一種個人媒體,它讓人們在上面暢談自己的感受與意見。在這種平台上,大量出現一種在過去選戰中不常看到的推薦模式:我跟 A 候選人講過話、碰過面,覺得他人真的很好。這種個人感想如果搭配上情節描述,就會變成一則廣為流傳的故事,用來證明某個候選人真的很好。這讓「印象表演」變得比任何事情都還要重要,雖然靠印象選人一直是民主選舉的致命傷之一,但臉書無疑會加強這種取向。在一個里長或議員層次的選舉裡,這種「做人比做事重要」的傾向不會帶來太大問題,畢竟這類候選人能干預的政策規模比較小,但在縣市長、立委、甚至總統選舉中,「做人比做事重要」卻會帶來很大問題:會做人可能代表各方討好,而各方討好常常意味政策理念不能貫徹。

Social Media and Democracy
Photo credit: Peter Kirkeskov Rasmussen, CC BY-NC-SA 2.0

再者,在傳統媒體中,能做出推薦並且被看到的,多是已經極具經驗、學識、和社會地位的人士,而這種背書通常有比較強的保證作用,一來因為這些人有比較強的知識背景來判斷候選人的良莠,二來這些人在推薦時會比較謹慎地去檢查候選人的一切,因為錯誤的推薦可能導致推薦人自毀聲譽。然而,在社群媒體的世界,雖然許多小故事非常感人,但我們很難確定真偽如何,更不曉得保證力有多少,因為一般來說推薦人沒有壓力必須去認真檢查候選人的種種。況且,即使推薦錯誤,推薦人通常也不需要承擔責任——「我只是在臉書上抒發我的感想!」假如推薦人是你的朋友或臉友,你大概也不好意思責怪他。顯然,過於信任臉書上這種來自一面之緣的推薦,會讓民主變得更加脆弱而不是堅強。

最後一點,也跟臉書作為個人感受抒發途徑有關。很多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定時間以後才會出現,例如簽或不簽 FTA 的後果大約要兩年之後才能看到,而這個後果落實到個人身上可能需要更久時間。但在強調個人經驗的臉書上,這種長期政策通常因為沒有直接體驗而未被提及,不然就是效果時程和選舉時程相互錯開以至於有感受也不影響選舉。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可以被立即體驗的具體事物,例如河川變乾淨、新的圖書館或歌劇院、郵費電費提高。這不是說這些東西不應出現,而是要說這些東西的被看重的程度會遠遠超過其他——下水道的利用率如何、建設是否債留子孫、節能減碳的成效…等。換句話說,許多需要大規模統計數據才能呈現的政策討論不會出現在社群媒體,因為它們沒有提供具體感受,而且就像前面說的,它們太需要時間去閱讀和理解。民主政治的選舉制度會讓炒短線政策取得優勢,這實際上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臉書這種社群媒體卻會大幅加強這種傾向:每個人都是媒體,但報導的多是「有感」的政策心得,僅此而已。

我們通常認為,媒體似乎只是一種傳達形式,應不至於影響實際內容,然而媒介文化學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早已論證「形式會嚴重影響內容」,技術哲學家唐.艾迪(Don Ihde)也暗示「一個拿筆寫文的文化,它的深度不會同於打字機為主的社會」。在早期美國的民主政治裡,候選人需要提供長時間的演說或廣播,而聽眾必須有耐心的跟著候選人的節奏思考;電視出現以後,候選人在螢幕上的形象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競選廣告中訴諸情感的部份越來越多,真正關於政策內容的討論變得越來越少。雖然隨著科技的進展,能夠參與政治和選舉的人越來越多,但許多學者都在擔心民主政治正朝著越來越膚淺的方向轉進。從臉書(和其他社群網站)的特性來看,這種趨勢無疑會變得越來越嚴重,雖然它表面上讓資訊滿溢和流通,但實際上它正在極大化我們這種短閱讀、少思考、避討論的閱聽習慣,而這些習慣都不是一個民主社會裡的真正公民應該具備的。

Social Media and Democracy
Photo credit: Mike Mozart, CC BY 2.0

也許社群網站會讓我們覺醒,但它無法幫助我們在醒來之後做出正確的選擇。這當然不是說受到臉書影響所以我們一定都會選錯人,而是說長期來看,臉書這種社群媒體會突出某些類型的政治人物或政黨,同時壓抑相反的類型。換句話說,如果社群媒體變成民主政治中的要角、變成選舉過程中的主要平台,那麼除非我們每個人都能清楚並小心地避免任何使用時的負面效應,否則我們就必須做好民主將會越來越不優質的心理準備。說到底,民主政治基本上不對好壞對錯做出判斷,它把思辨與討論的過程交給大眾,讓大眾來決定誰對誰錯、什麼好什麼壞。假如電視民主已經讓平庸逐漸搶佔第一線,那麼現今的網路民主可能會讓這種平庸變成真理。

延伸閱讀:網路社群媒體真的不利民主嗎?幾點補充與回應

※本文獲刊於【獨立評論@天下】:連結
※簡體修改版本刊登於 【BBC 中文網】: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