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要配溫開水,這篇要配主題曲 😉
在電影院聽到哥吉拉(Godzilla)的嘶吼和主題曲,總是讓人熱血沸騰。近年哥吉拉成功復興,不管是 2016 年的日版《正宗哥吉拉》(シン・ゴジラ)或者今年的美版《哥吉拉 II: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票房都非常亮眼,帶著這頭年逾 60 的怪獸再次回到大眾眼中。在這兩部傑作中,哥吉拉形象都跳脫以往,反映了人類與自然和科技關係的雙重變化。
社技哲學
TECHNOSOPHY
2019-08-21
2019-07-11
自駕車能解決道德困境嗎?或許不能,但你更不能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car)能夠取代人類駕駛嗎?這個問題,不是在問技術上能否辦到,而是在問是否應該讓 AI(人工智慧)全權掌控汽車、做出道德決定——前方有三個老人、兩個孩子、一個孕婦,非得選一組時,自駕車應該撞誰?這個典型的「電車難題」(註),是目前自駕車各種倫理討論的核心,甚至有不少論者認為,如果自駕車無法處理這種道德困境,那麼自駕車就不應該發展或上路。這種討論方向不能說錯,但其實幫助不大、甚至略嫌誤導。
2019-06-18
很能動的植物賽柏格
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最近做了一個有趣的賽柏格(cyborg),名字叫做 Elowan。說到賽柏格,我們一般想到的是人類—機器複合體,想遠一點的話,可能是動物—機器複合體,但 Elowan 很不一樣,它是植物—機器複合體。這種合體到底能幹嘛?有什麼哲學意義嗎?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