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ost 2 [HTML9]

2016-09-20

出入科學與文化的森林:以假亂真的《林中祕族》

《林中祕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是一本虛構小說,簡介號稱本書混合神話、現實、與超現實,但讀起來卻非常具有真實感。故事主軸並不複雜:諾頓是一位(醫學)科學家,跟隨人類學家塔倫特前往名為烏伊伏的土著國度,探求該族傳說中長生不老的祕密;諾頓發現該國特有的海龜歐帕伊伏艾克即是答案,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然而,這趟旅程不但影響了烏伊伏國的命運,也讓諾頓的科學家生涯產生了驚人的轉折……

林中秘族 The People in the Trees 繁體中文封面
《林中秘族》中文版封面

寫作手法的精雕與缺憾


如果《林中祕族》封面沒有印上「小說」二字,我們很可能以為它是一本真實的科學家自傳或人類學報告。雖然本書改寫自 1976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Daniel Carleton Gajdusek 的真實故事,但它的真實感並不來自於此,而是肇因於巧妙的行文與架構上:開篇(書中的)「作者」──諾頓的好友兼助理隆納德──即宣告此書是他替諾頓編輯的回憶錄,接著便進入諾頓的長篇自述,文末隆納德再度出現並還原諾頓原欲刪去的某個關鍵段落;有趣的是,隆納德不時在書中提供「註腳」,說明某些科學家的生平與貢獻、諾頓某個說法來自哪本科學期刊的哪卷哪頁、研究贊助單位撤銷資金的緣由…等;書中所提及的大學與研究單位皆有現實參照,甚至諾頓對於幾個大藥廠的指責也完全「指名道姓」(輝瑞、嬌生…等)。這些大量的「假」細節,讓故事整體變得很「真」,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我讀到一半甚至懷疑,作者怎麼有這等耐心和時間去創造這麼多瑣碎的東西?這也是此書最有趣之處:形式上的用力造假足以轉化成內容上的真實感受。

但這或許也是《林中祕族》雖然故事簡單但讀起來卻十足「發散」的原因。作者在書中埋了兩個「謎題」:(1)諾頓身為堂堂諾貝爾獎得主為何因為「性侵男童」而遭罪入獄、他真的這麼做了嗎?(2)烏伊伏國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長生不老的祕密是什麼?作者顯然認為具有懸念的是第一個問題而不是第二個,所以開篇即透過隆納德之口說出問題 2 的答案(食用海龜肉可以延長壽命但心智會退化),但問題 1 一直到全書最後幾頁──就是那些被諾頓刪去但被隆納德復原的段落──才正式解答。這種解謎的不平衡,使得全書花費最多篇幅的烏伊伏國探險讀起來變得有點味如嚼蠟,因為讀者早已知道長生不老的謎底所在。換句話說,諾頓對烏伊伏所見所聞的鉅細靡遺描述,雖然可以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卻可能減少讀者的耐性。

但問題 1 的解答又如何?作者似乎想要呈現某種「道德相對主義」──人類學研究經常碰觸的難題之一──因此併陳了烏依伏社會裡無所不在且毫無年齡限制的性交舉動與美國社會給予諾頓的道德譴責和刑罰罪責,想要突顯某個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規定在另一個社會卻不一定成立。不過,這個發人深省的論點卻僅是點到為止,沒有進一步深究與追問(例如描寫法庭上的辯論),只以最後諾頓和隆納德趁假釋期避走他鄉來做結。另一個敘事無法聚焦的情況,也與問題 1 有關。中文全書大約 450 頁,開篇將近 100 頁用於諾頓闡述自己的孩提時代與求學經歷,似乎想要暗示諾頓的戀童習性與他的成長背景有關,但或許因為過於晦澀不明(當然也可能是我沒讀出來),使得兩者連結不甚明顯,以至於這佔據 1/4 的篇幅似乎帶有某種程度「流水帳」的味道──諾頓的形象雖然變得立體,但卻要在「熬過」一百頁之後故事才算正式開始

《林中秘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 英文版封面
《林中秘族》英文版封面直接解答長生的祕密

冒險/探險的是科學還是社會?


除了上述主要軸線,《林中祕族》也用部份篇幅敘述諾頓將長生祕密公諸於世之後,烏伊伏國所受到的影響與改變,例如:研究單位進駐烏伊伏諸島尋找更多海龜、當地人因為接觸西方社會而開始變得「文明」(本來不穿衣服但現在穿了,雖然很破爛)、當地父母為了換取物資而將孩童換/賣給西方人(諾頓也因此收養大量孩童)…等。作者無疑想要指控「科學研究」對於原始部落的掠奪與侵犯,使得一個原本與世無爭的祥和社會失去它原有的樣貌。這讓人不禁疑問:科學研究一定會帶來如此結果嗎?很不幸,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人類學者出身的社會學家/哲學家 Bruno Latour 曾經如此說明科學:西方科學家跑到幾百公里以外的地方把土壤、植物、動物、甚至人物帶回家鄉,然後在實驗室分類、解剖、試驗它們,但科學家常常遇到困難,因為在 A 地有用的東西在 B 地不一定可以發揮效果,而在 B 地提煉出來的物質去到 A 地也可能毫無作用,所以科學事業的成功往往伴隨著另一個條件──A 地與 B 地變得越來越像(Latour, 1999)。這就是我們在書中看到的,諾頓將海龜和夢遊者(也就是吃了海龜肉的土著)帶回美國以後,始終無法找出壽命增長但智力衰退的真正機制,因為他無法確認在實驗室中夢遊者退化與海龜無法繁殖的原因究竟為何──是「實驗對象」本身的性質還是環境改變所導致?於是,就跟每個企圖探尋與製造烏依伏長生藥的科學單位一樣,諾頓數次來回烏依伏國想要弄清楚奧秘之所在,卻也在不知不覺間讓烏伊伏國變得更像美國社會,當然也在美國社會製造了某些類似烏伊伏國才會出現的食物。影響是雙向的,但對於原本就較為貧乏與弱勢的烏伊伏國來說,同樣的改變幅度卻可能意味著較大的衝擊以及不可逆的後果。

Bruno%2BLatour-
近年人文社會學界的 pop star Bruno Latour

這也是為何,雖然書背簡介寫著「他(諾頓)內心的惡魔開始佔上風,毀了他的人生」來暗指諾頓的貪婪(將海龜帶出烏伊伏國)導致自身與一個純樸社會的瓦解,也有許多閱讀分享提出類似看法,但我始終沒有在書中讀到明顯諾頓貪心或自私的橋段;相反地,就像上一段說的,這可能是科學事業自然而然會帶來的結果,而諾頓不過就是專注在解開謎底本身而已(他甚至沒想著要得諾貝爾獎)。這就是諾頓認為自己十分無辜的原因:
我登島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改變一群人,讓他們用我的方法過活吃飯,信奉我的宗教。我只是去冒險而已,只是想要有所發現。雖然常有人指控我毀了一個部族與國家……然而,他們真的是我毀掉的嗎?這我無法斷定。我只是做了任何科學家都會的事。如果重新來過……我可能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我應該說,我肯定會做同樣的事。(頁 345,粗體為原著所加)

Hanya%2BYanagihara-
作者柳原漢雅 Hanya Yanagihara

結語


《林中祕族》無疑是一本人類學式的小說,透過杜撰與提供大量細節(特別是那些極其專業的註腳),讓書中的科學家與異民族有了活生生的樣貌。作者對於微小之處的精雕細琢令人佩服,也值得初出茅廬的創作者們看齊。本書觸及的議題既多且雜,經常牽涉到敏感的道德話題,其實很有發揮空間,但可惜的是往往點到為止。在作者細描與讀者細看每株樹木的時候,似乎容易忘記整座森林的樣貌,導致有時候偏離了主軸、有點迷路。這或許也是原書英文書名的另一種詮釋吧:面對這本細節的森林,我們也成為了「The People in the Trees」。

參考書目:
Latour, Bruno (1999).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書籍資訊:
書名:《林中祕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
作者:柳原漢雅 Hanya Yanagihara
出版:大塊文化
日期:2015

※本文首刊於【MPlus 云閱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