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ost 2 [HTML9]

2014-04-18

臉書可以讓我們變成公民嗎?

從反核(四)運動到太陽花學(社)運,台灣近年各種抗議活動的快速集結與串連,網路社交平台--尤其是臉書--往往扮演關鍵角色。甚至有人認為,一般大眾對於這種新興媒體的掌握與善用,正是當前政府力有未逮之處,因而臉書可以作為深化「由下而上」民主的利器,促使台灣邁向成熟的公民社會。是否真的如此?雖然臉書在多次運動中發揮效用,但它卻有一個不能被忽視、但在近日討論卻一直未被提及的「副作用」。

臉書確實可以提高公共議題的能見度,這次的太陽花學(社)運明顯證明了這一點。原本鮮少引人注意的服貿協議,因為臉書上各式懶人包的轉貼,促使大眾開始關注這個議題,最終成就五十萬人上街的 330 反服貿黑潮大遊行,迫使政府面對台灣民眾的焦慮與擔心。對於報導時而偏頗的台灣傳統媒體(報紙、電視)來說,臉書也扮演起「揪錯」與「導正」的角色,成為另外一個揭露「真相」的新聞平台。不少時候,就連傳統媒體也需要以運動組織的專頁或核心人物的頁面作為報導素材與資訊來源。

臉書可以讓我們變成公民嗎?
Photo credit:Spencer E Holtaway (CC BY-ND 2.0)

但是,想要成為公民,除了積極關心社會議題之外,尚且需要能夠深入討論這些議題。臉書確實可以幫助議題的呈現與流通,使其進入公眾視野之中,但是它卻可能不利後者--臉書實際上正在弱化溝通的可能。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網路濾罩」(filter bubble)這個名詞。該詞來自《The Filter Bubble》一書,相信也有不少人看過該書作者的 TED 演講。所謂網路濾罩,簡單來說,就是搜尋引擎或社群網站為了提供使用者舒適的網路體驗,透過某種演算機制來計算使用者的點擊行為,讓搜尋或網站提供較為符合使用者喜好與需求的內容。以臉書來說,我們越常按「讚」的po文以及該文作者的動態,就會越容易出現在我們的動態消息列表裡面;相反地,我們越不常按讚的內容與好友,就越不會被我們看見。對於資訊——好友的狀態更新——爆炸的當代社會來說,這確實有助於我們節省時間從資訊大海中看到我們想看的消息,但於此同時卻可能造成資訊吸收的營養失調。

The Filter Bubble
到博客來買這本書

對於公共議題尤其如此。不論是中文版本的「讚」或是英文原版的「LIKE」,都意味著對於 po 文內容的同意與喜好,換句話說,透過計算我們的按讚行為,臉書呈現給我們的,是越來越多我們本來就認可的看法,而不是不同的意見。在個人層次上,這會加強我們既有的偏好與定見,因為當我們在自己臉書上看到的大部分 po 文都與我們的看法相同時,我們更會肯定自己正確無誤,對於鮮少出現的相反內容,我們很可能沒耐心閱讀。更嚴重的問題,發生在集體層次上:一方面,同質性極高的 po 文呈現,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所站的位置就是真正的民意,同時誤把持相反意見者視為少數,當我們的動態消息排列方式是「熱門動態」而不是「最新動態」時更是如此;另一方面,這種多數/少數的錯覺,很容易就會演變成為正確/錯誤、理性/無理、正義/邪惡的對立。換句話說,臉書的網路濾罩正在「極化」不同立場的看法,促使一群意見紛雜的大眾,變成兩群相互反對、甚至勢不兩立的陣營。

公民社會需要第二步——深化討論——在濾罩效應造成的極化效果中消失了。在缺少相反意見出現的情況下,當然不會有對於相反意見的認真看待,反之,出現的是相互指責與叫囂,認為對方「怎麼可以錯得這麼離譜?根本就是有問題!」

於是,我們看到不管是在核電或服貿議題中都存在、也越發明顯的現象:兩極之間成為一個真空地帶,沒有討論的機會與空間,只有我對你錯或我錯你對的選邊站。這不但使得我們總是感到必須表態的壓力,也讓那些兩邊都不同意的人很快被貼上「假中立」的標籤,而那些站在我們對面的朋友可能從此變成敵人——刪除好友。對於長期處在藍/綠、統/獨的分裂意識形態的台灣來說,臉書只會加劇與加速這種對立,而不會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對話。

這是期待臉書成為公民社會重要媒體的運動者必須認真面對的缺陷與難題:即使是太陽花學(社)運——透過臉書召喚而形成——所舉辦的「人民會議」,實際上也是同質性很高的對話討論,因為我們很難在這個「人民」的組成中看到不同意這場運動的民眾。

太陽花學運透過臉書集結人民議會
Photo credit: kent Chuang (CC BY-NC-SA 2.0)

如果我們希望善用臉書提高議題能見度的好處,那麼又該如何因應臉書濾罩效果的壞處?網路濾罩的演算機制作為許多網路公司的主要獲利方式(讓廣告商可以針對你/妳的喜好做廣告),我們很難要求他們做出重大的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使用臉書的時候盡量避免這種效應。第一,採用「最新動態」而不是「熱門動態」,雖然前者仍然可能隱藏不少我們未按讚的內容,但至少不會如後者總是優先丟出與我們意見極度相符的 po 文。第二,盡可能對即使不是全部同意但至少部份同意的意見按讚,這會讓我們的臉書頁面保留「異議」出現機會。第三,關注那些與我們意見相左的好友的動態時報,並且不讓相左的意見成為刪除好友的理由。只有在大部分使用者都注意也刻意地為反對意見留下空間,臉書濾罩才不會(再次)把台灣整體很快地推向二元對立的框架和吵架。

臉書不是唯一具有濾罩效應的社群網站,但它在台灣的公眾議題與相關運動中卻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特別需要我們的認真看待與防範。始終要記得,想要成為真正的公民,就不能讓臉書只是餵養那些我們喜歡知道的資訊,而排除那些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意見。事實上,防範網路濾罩的原則也適用於傳統媒體:泛藍支持者最好經常收看泛綠媒體,看看自己能否確實回應他們的批評,反之亦然。換句話說,在這個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我們的任務不再是找到支持我們的聲音,而是盡可能收看與我們相反的說法。網路濾罩效應下的公民,缺少的不是看法相近的朋友,而是意見相左的對手

參考書目:
Pariser, E. (2011). 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 New York: Penguin Press.(台灣譯本:《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左岸出版社)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到博客來買這本書

※本文同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