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ost 2 [HTML9]

2018-06-17

行為嚮導技術(上):勸服科技與助推

人類行為經常是科技的產物,每種科技對人類行事與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影響。因此,如同先前討論,除了法律和他律,我們也應當考慮物律——用「物」來約束或導引人們。改變使用者行為的設計——用來作為律的物——有個名字,叫做「行為嚮導技術」(behavior-steering technology)。

《週刊編集》專欄:行為嚮導技術(上)

「行為嚮導技術」是個通稱,其下還有幾個子類別。最為人所知的,要算是來自電腦領域的「勸服科技」(persuasive technology)。這個領域發展十分蓬勃,定期每年舉辦國際會議(筆者去年參加了在荷蘭的第 12 屆大會)。名稱的鑄造者 B. J. Fogg 認為,電腦科技——包括界面設計與資料運算——是最有機會與能力改變人類行為的途徑之一。之所以稱為「勸服」,正是因為這種技術「誘勸」使用者改變行為,而不強迫

例如,電腦程式可以計算家中的時實電力消耗,並在桌面彈出視窗告知用電情況,這樣使用者就能知道如何省電、從何省電。如果使用者不瞭解螢幕上的單位——kWh(度)——是什麼意思,那就把這些數字加上顏色(紅色代表過量、黃色代表尚可、綠色代表節能),讓他/她即使無法解讀數值也知道自己的用電表現。不過,人們看到充滿文字和數字的彈出視窗,通常很快點X,很少仔細看上面說了什麼。怎麼辦呢?設計師與工程師說:「不如用圖案吧!」於是,彈出視窗不再有文字,而是一隻快死掉——而且會因為用電程度而改變瀕死狀態——的北極熊。「可讀性」成為勸服科技領域的重要研究議題。

勸服科技的智慧電錶

助推(nudge)也是一種行為嚮導技術。當規劃師把芝加哥湖濱路(Lake Shore Drive)上的橫線間距越畫越窄,駕駛就會覺得自己車速越來越快,因而漸放油門、輕踩煞車。印表機或事務機預設成雙面列印,通常可以有效減少紙張消耗,因為幾乎不會有人刻意去更改。和勸服科技不同,助推並不要求使用者具備相關知識或能力解讀訊息。比如說,在汽車儀表板跳出紅色「請減速!」字樣,這是勸服科技——駕駛必須看懂那些字才能做出相應行動。即使圖案也需要使用者能夠認得圖案為何,不然北極熊也只是螢幕上扭曲的線條而已。

芝加哥湖濱路的助推設計

這就是「勸服」的本意:我告訴你情況為何、該怎麼做,但你可以思考是否接受——前提是你要聽得懂我在說什麼。這是一種我稱為「明迴路」的嚮導機制:給資料(data)→ 使用者解讀為資訊(information)→ 根據資訊做出相應行為。關鍵在於解讀,資料越容易被讀懂,越容易引發相應行為。這個過程主要發生在使用者的意識層面。與此相反,助推的嚮導機制採取「暗迴路」:給資料(data)→ 促發使用者直覺(intuition)→ 做出相應行為。這個過程主要發生在潛意識層面,關鍵則是資料是否能夠引起直覺反應。

顯然,雖然勸服科技的優點在於尊重使用者的自主性,但也因此效率偏低——試想你在原本不同意的事情上被真正說服的次數有多少?此外,明迴路嚮導機制還有另一個問題:增加使用者的認知負擔。簡單來說,需要解讀和決定的事情越多,人類就會越疲勞。這也是為何人們總是很快按掉視窗,因為彈出提醒不只造成分心,還會(不知不覺間)加重勞累。長期下來,使用者最後可能放棄使用勸服科技。然而,助推雖然比較有效率,但非沒有問題(道德憂慮往後會談)。暗迴路除了經常被批評為剝削使用者認知,還有個副作用:一旦使用者知道自己被設計者暗中規定該做什麼,往往會抗拒助推、甚至做出相反行動。結果仍是,助推失去功效。

勸服科技比較沒有倫理問題,但效率值得商榷;助推效果相較之下算是出色,但經常被指控為暗中操控、欺騙。然而,不管是暗迴路或明迴路,都有一個共同缺陷:使用者能夠輕易跳過、覆寫(overwrite)。使用者不只馬上按掉提醒視窗,說不定也覺得開快車是種享受——越快越好。換句話說,對於反向行為的擁護者來說,這兩種機制都力有未逮。為什麼?因為它們的迴路都必須進入身體,我稱為「膜內路徑」(intra-somatic route)。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那有膜外路徑嗎?

當然有——減速丘是個線索。請待下期分曉。

行為嚮導技術(上):勸服科技與助推,刊登於 The Affairs 週刊編輯 008 2018.01.20
本文(不含圖片)原刊登於《週刊編集》第 8 期,20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