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標籤

2023-08-02

AI 不是藝術家?那人類可麻煩了!

有個在藝術圈已經延燒了一陣子的話題,最近也蔓延到大眾的視野當中,就是 AI 藝術。有越來越多藝術作品由 AI 產生,甚至已經在藝術市場獲得矚目,例如演算法 GAN「畫出」的肖像畫 Edmond de Belamy 就在 2018 年登上世界知名的佳士德(Christie’s)拍賣會。大家有興趣或感到疑惑的,通常是下列幾個問題:AI 是藝術家嗎?AI 能夠創作藝術嗎?

AI 不是藝術家?那人類可麻煩了!

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有個預設:藝術是某個單一主體的創作,而這個創作主體是人類。這個預設能有什麼錯?我們甚至不會覺得這是個「假設」(hypothesis),而是「事實」(fact),畢竟從小到大,我們學習到的、認識到的,都是偉大的某某藝術家創作了偉大的某某作品。正是這個我們從未懷疑過的預設,讓我們看到 AI 在藝術方面的應用和發展時,腦海中會自然而浮現前面那些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抱持這個預設,就會很難好好回答那些問題。

要問 AI 能不能算是藝術家,我們得先定義怎樣叫做一個或一位藝術家。最簡單的定義,就說藝術家是「創作藝術的人」。這個問題還可以細分成兩個部份:前半部的「創作藝術」和後半部的「人」。前半部和下一個問題有關,這段我們先討論後半部,看看堅持藝術家是人,會有什麼後果。讓我們假想以下情境。

有間美術館正在展出一位新興藝術家的畫作,作品不只在藝術評論圈中獲得極高,也深得一般大眾喜愛,於是這位藝術家快速竄紅。但是,沒有人真正看過這位藝術家的長相,也從來沒有記者堵到過他/她。一開始大家很介意,後來也就不了了之,畢竟神龍見尾不見首的藝術家早有先例:街頭藝術家 Banksy。接下來幾年,作品繼續出爐,評論繼續加持、畫作持續漲價。直到十年後的某一天,當初支持和展出這位藝術家作品的美術館公佈驚人內幕,登上全球各大媒體頭條:「竄紅十年的當代藝術家其實是個 AI!」

我們可以想像,接下來會是如何的一團混亂。我們應該馬上取消「它」作為藝術家的資格嗎?如果不取消,我們等於承認 AI 也能是藝術家,那麼「藝術家=創作藝術的人」這個定義顯然是錯的。如果取消,強力維持「藝術家=創作藝術的人」,那麼我們難道要自打嘴巴承認,我們身為市井小民、藝術從業人員、乃至評論人、大學教授,其實都沒有鑑賞力,竟然會欣賞機器弄出來的東西,還稱讚或從中感受到靈性、情感、和意義?

這個故事很像電影會演的內容,但實際上,它距離現實並不遠。對於每個先看到 GAN 作品,並從中發現美術價值,接著才知道 GAN 只是演算法的人,不管是一般大家或者專業人士,其實都經歷了相同心境轉折,只是這個十年可能被壓縮成一天或者一週。面對矛盾,只能二選一:要嘛放寬藝術家的定義,要不則是承認自己看走眼。目前看來,很少有人選後者。

AI 不是藝術家?那人類可麻煩了!

當然,會有人接著爭論:「好啦,就算 AI 做出了美麗的圖案,但風吹沙也會啊,有時候還會出現耶穌的圖案咧,但我們不會說風會『創作藝術』,當然也不會說『風』是藝術家!」這就和「藝術家=創作藝術的人」定義的前半部有關了。AI 到底能不能創作藝術?說 AI 不能創作藝術,通常是認為,創作無論如何都有個「創」字,這意味著需要有「創意」、要做出大家未曾想過和經歷過的感官經驗,但 AI 說穿了就是一堆公式的演算法,答案原則上都已經固定和確定了。

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寫 code 的工程師都知道,一旦 code 複雜到某個程度,常常會在輸出端丟出完全不符預期的結果,就算回頭去找,也不知道到問題在哪。換句話說,即使是數學公式,也會給出意料之外的答案。採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 AI 更是如此,由於賦予 AI 更多的自主性,讓它自行處理所接收的資料,所以「意外」會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比如在醫學上,有許多醫師認為 AI 很有用,因為 AI 會注意到人類未從注意到的病徵與疾病的關係。如果創作意味著突破可預測性,產稱意料之外的後果,那麼 AI 並不會做得比人類更差——是說,人類本來也不見得常常充滿創意啊!

把藝術想成是人類這個主體的創作過程,這個定義帶來的麻煩比清晰更多。如果 AI 的作品具有藝術價值,我們就不得不因為這個定義,在倒掉「AI 可以是藝術家」這盆洗澡水的同時,把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這個嬰兒一併倒掉;更嚴重的是,我們還可能因而間接否定了人類判斷藝術價值的能力。要說 AI 不具創意,也略嫌牽強,畢竟很多時候,連編程人員也無法解釋 AI 給出的結果從何而來,更何況,和 AI 比創意,人類也不見得佔上風。

說穿了,標準藝術家的定義之所以站不住腳,是因為當我們追問 AI 是不是藝術家之時,其實就已經承認 AI 正在挑戰我們對於藝術的慣常定義。

* 本文(不含圖片)原刊登於《週刊編集》第 53 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