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標籤

2018-01-25

技術如何塑造人們的行為?

人們的決定和行動無可避免受到環境影響,而技術正是當代人類生活環境中最重要的部份——不論就量或質而言。技術之所以擁有這樣的影響力,是因為技術一方面能夠形塑人們如何認識世界,另一方面則導引人們在世界中的行為。上期我們討論前者,這期我們聚焦後者。

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經常簡稱 STS)這個學術領域對技術有許多看法,其中一種就是把技術視為某種形式的劇本(script)。眾所周知,劇本包含著對演員的各種動作要求,比如什麼時候該站、該怎麼站、又該站多久。技術也一樣,包含著對使用者的各種動作要求,比如該怎麼用、能怎麼用、或者用多久。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讓我們照舊從例子開始。

高鐵月台的黃色引導線是技術塑造人類行為的簡單例子

試想這個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動作:排隊。相信很多人搭過臺鐵也搭過高鐵,一定對於月台上的等車狀況有不同體驗。臺鐵車來,大家擠到車箱門邊,自然形成一個三角形人陣——很少有人排隊。相反地,高鐵車子還沒來,乘客往往已經依序站定,形成一條人龍——幾乎人人排隊。是什麼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難道是因為高鐵乘客比較有禮貌而臺鐵乘客剛好相反?這當然不是答案,即便臺鐵與高鐵客群略有不同,但卻不至於造成這種差異。有的讀者可能已經想到,謎底就是:貼在地上黃色引導線。

黃色引導線,就像一個劇本,說著:「請沿線站成一列。」乘客就是演員,按照劇本演出。不按電影劇本演出的演員可能被導演罵,而不按技術劇本行事的乘客則可能被白眼。至於沒有這種技術劇本的臺鐵月台,只好由大家隨意發揮演技。黃色引導線雖然沒有「規定」人們該做什麼,但顯然「規劃」等車乘客的行為。不管是用磁磚鋪成,或僅僅只是貼個膠帶,都有相同的效果。這種技術簡單到不可思議,但效果卻大到超乎想像。

有的技術劇本很強,依靠它的「物質性」來發揮作用。比如「減速丘」——就是路中間黃黒相間的弧狀突起。這種技術太過稀鬆平常,以至於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稱。緩速丘的技術劇本顯然是:「經過我的時候請慢下來!」如果你高速開過或騎過,輕微一點屁股會痛,中等損失可能是花錢修理避震器,嚴重的話說不定會翻車(YouTube 上真的有這種影片)。很少有人不減速,因為這種技術劇本不像黃色引導線,它有著紮實的物質限制,很難說忽略就忽略。

有的技術劇本很弱,依靠的是釋放「晦澀的訊息」。紙杯和(比較厚的)塑膠杯就屬這類。假設有兩個十分相似的全天聚會,一個把紙杯放在飲料旁邊,另一個則放塑膠杯,你覺得整天下來,哪個聚會消耗比較多的杯子?答案明顯是用紙杯的那個。用塑膠材質製作的杯子,隱約地透出「重複使用」的訊息,而紙做的杯子即使用上整天不會爛掉,但卻一直散發「丟掉我吧」的暗示。不一樣的技術劇本,當然會造成不一樣的場景與劇情。

紙杯與塑膠隱含不同使用者腳本

想要理解人們的行為,很多時候可以觀察他們正在依循什麼樣的技術劇本。而想要預測某個技術對人們生活影響,也可以從分析該技術帶有的劇本開始。改變人們用來認識世界的技術能夠間接改變人們的行動,而精心設計的技術劇本更能更直接塑造人們的行為。這兩種對人類與技術關係的理解,未來將帶著我們追問那些本來「只屬於人」的議題——「道德」和「政治」。

註:對「技術劇本」概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Akrich, M., & Latour, B. (1992). A Summary of a Convenient Vocabulary for the Semiotic of Human and Nonhuman Assemblies. In W. E. Bijker & J. Law (Eds.),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pp. 259–264).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技術如何塑造人們的行為-週刊編集-004-2017-09-20
本文(不含圖片)原刊登於《週刊編集》第 4 期,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