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標籤

2015-01-16

到底什麼是性愛?三種性愛觀與性愛機器人

貝尼塔.馬可森(Benita Marcussen)用數年拍了一組照片〈男人與娃娃〉,主角是數名中年單身漢,均以真人大小的玩偶為伴侶。這些玩偶雖然有人類女性的外貌,但不會行動也不會有反應,不過即使如此,它們確實獲得某些男性的「真心相待」。

2013 年底上映的電影〈雲端情人/觸不到的她(港)/她(中)〉(HER)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名叫希歐多爾(Theodore)的男人愛上了他購買的人工智慧系統薩曼莎(Samantha)。薩曼莎擁有情緒反應、說話語氣充滿感情,但她沒有一個真實在的實體:她在「雲端」。

〈男人與娃娃〉報導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現實,而〈雲端情人〉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人工智慧趨近完美的未來。前者有著幾近真實的身體與外貌、但沒有情感反應;後者則有接近人類的情緒與反應、卻沒有具體存在。兩個情境都有許多討論,但有一種綜合兩者的狀態、一個極有可能發生的近未來,卻不常被注意與談論。是的,這裡要談的就是——性愛機器人(sexbots)。

性愛機器人 sexbots

性愛機器人的提問


研究者 David Levy 在 2008 年的《與機器人戀愛和性愛》(Love and Sex with Robots: The Evolution of Human-Robot Relationships) 一書預言,機器人將在 2050 年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相處對象,而在兩年後(2010)第一個商業化性愛機器人 Roxxxy 正式上市,要價 7000 美金。這幾年,性愛機器人不斷吸引業界與學界投入,後續發展與投資方興未艾。雖然目前為止,性愛機器人的外貌比不上靜態性愛娃娃這麼精緻細膩(會動的機器人的肌膚要能夠忍受拉扯),也沒有人工智慧薩曼莎的聰明伶俐和對答如流,但是它卻有巨大的潛力超越兩者:理想的性愛機器人可以像性愛玩偶一樣擁有栩栩如生的身體,也像人工智慧薩曼莎一樣自主,可以與人類對談、表現情緒。正是因為這個「綜合」,使得性愛機器人正在對我們提出一極富個挑戰性的問題:究竟什麼是性愛?

既要談性又要談愛,自然不容易。就讓我們從三個主要的性愛觀點出發,分別討論這些觀點擁什麼理由贊成或反對性愛機器人的發展,在這些觀點會帶來什麼樣的性愛機器人,以及我們如何評估這些理由是否合理。這三個觀點——我的命名——分別是「性愛繁衍觀」、「性愛一體觀」、以及「性愛分離觀」。

用於繁衍的性愛機器人?


性愛繁衍觀認為,性愛是為了繁殖,沒有繁衍後代意圖的性愛活動基本上被認為是多餘的、不必要的、甚至是罪惡的。性愛繁衍觀通常也否認「自己動手做」的正當性,因為性愛不該是為了獲取快感,而是為了生育。性愛繁衍觀者通常不贊同性愛機器人的發展,因為機器人不具生育能力,將會嚴重破壞性愛活動的繁衍意義。性愛機器人也讓自己動手做變成更加省力的「機器動手做」,強化人類追求快感的欲望的同時卻降低繁衍後代的義務。比較極端的性愛繁衍觀者甚至認為,一旦人類只與機器人從事性愛活動,那麼人類人口可能急遽減少,甚至導致機器人變成地球上第一大族群。事實上,性愛繁衍觀也是基於相同理由反對任何相同性別之間的性愛行為。

仔細來看,性愛機器人其實沒有嚴重挑戰性愛繁衍觀,因為這個觀點經常忽略一個現實:各種避孕方式已被大量採用。如果性愛繁衍觀者反對性愛機器人,那他們也須同時反對保險套、避孕丸、或者結紮。對於原本就不想生育的人來說,有一打保險套或避孕丸和有一個性愛機器人其實沒有差別。換句話說,即使性愛機器人挑戰了性愛繁衍觀,它也只是把挑戰向前推進了一點點。再者,如果性愛繁衍觀者反對性愛機器人,他們也要連帶反對一切性玩具(sex toys),因為性玩具也在加強與鼓勵自己動手做的方便和強度。事實上,這種觀點其實是一種性愛的工具論:繁衍是目的,而性愛的手段。在這種觀點下,性愛娃娃和人工智慧薩曼莎都要反對,何況是兩者的綜合——性愛機器人。

若要反對性愛機器人,性愛繁衍觀不是個好的出發點,一來它要反對的東西太多,在性愛機器人之前已經有太多課題必須面對,二來它在實際上可能間接鼓勵男性性愛機器人的發展。如前所述,性愛繁衍觀的重心其實不是性愛而是生育,因此嚴格來說,發生性行為的是不是真實人類並不重要,如果要在不剝奪性愛過程的附帶好處(例如歡愉)的情況下讓讓受孕過程更加精准、有效,那麼性愛機器人其實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問題來了:在技術上要讓男性性愛機器人提供具有人類 DNA 的精子並不困難,要讓女性性愛機器人儲備具有人類 DNA 的卵子亦算容易,但要讓女性性愛機器人擁有「懷胎九月」的能力卻是一個技術門檻。要製作一個體外的機器子宮複製整個懷孕過程是可能的,但這需要一個龐大的技術系統與其連結、作為支援,而短期之內要把這樣的系統塞進一個有如人體一般大小的女性性愛機器人仍然相當困難。

也就是說,人類男性在性愛繁衍觀中可以被男性性愛機器人取代,但人類女性卻不能,或者說,極度困難。據此,讓我們想像一下,在性愛繁衍觀主導下的性愛機器人發展會是如何:為了有效增加懷孕機率,但保有性愛活動的其他好處(如歡愉),男性性愛機器人取得重大進展、佔有大量市場,但女性性愛機器人卻寥寥可數。在這樣的未來裡,有趣的反轉產生了:在原有的——也就是現今的——性愛繁衍觀中,女性常被視為生育的載體,由於被工具化以致地位低落,但在順著這個觀點發展出來的機器人世界裡,雖然人類女性作為生育工具的角色仍未改變,但相較之下地位比較低落的卻可能是人類男性——如果男性性愛機器人可以更有效率地讓人類女性受孕,那麼我們還有必要跟人類男性性愛嗎?

性愛機器人 sexbots

與機器人先戀愛再做愛?


接下來,讓我們討論第二種性愛觀:性愛一體觀。性愛一體觀認為,性與愛無法分開,雙方相互的情感關係——愛——是性的基礎,沒有愛心理的性行為並不值得鼓勵。雖然與性愛繁衍觀所持理由不同,但性愛一體觀同樣不贊成將性愛同等于純粹生理快感的追求,也不同意單方面的自己動手做。相較於性觀念相對開放的西方社會,亞洲社會普遍較為傾向這種觀點,相信性的行活動是愛的延伸、結果,是感情的具體化、行動化。換句話說,性愛被看作連在一起的「性—愛」。

在性愛一體觀中,性愛機器人必須被反對甚至禁止的原因顯而易見:它們只能提供性,不能提供愛。與機器人的性愛必定是純性的:性愛娃娃不能提供情感回饋,即使它們具有薩曼莎那樣的人工智慧也於事無補,因為那些情緒反應不是真的,人類與其建立的情感關係當然也是虛假。性愛一體觀說到底也是一種工具論:在「性—愛」這個詞彙中,愛必需先於性,換句話說,性必須用來服務愛——性愛是做愛(making love)而不是性交(having sex)。很清楚地,性愛繁衍觀反對性愛機器人的理由是它的「身體」功能缺陷(無法生育),而性愛一體觀的理由則是性愛機器人的「情感」功能不足(沒有感情)。

因為反對純性,性愛一體觀也不會同意性愛機器人作為「性工作者」(sex workers)——用直白的語言來說,就是「妓」(可男可女)。這個結論也同於性愛繁衍觀。不過,性愛一體觀通常不太反對性玩具,只要這個性玩具可以增進與加強雙方在性愛過程的心理互動與情感表達。因此,在特定前提之下,這個觀點可能同意發展性愛機器人:只要性愛機器人僅是人類性愛過程中的「第三方」。也就是說,性愛一體觀真正抗拒的,其實是「與機器人做愛」而不是「機器人參與做愛」。我們可以想像,性愛一體觀主導的機器人發展,勢必會將性愛機器人朝向這種「第三方」的特性推進,而設計者在增進它的功能之餘,可能也會在型態或功能方面盡可能避免人類愛上機器人(例如在外型上加強性愛機器人只是「機器」的特徵),或者禁止人類單獨與機器人性愛(例如讓它在未同時偵測到兩個人類的情況下無法啟動)。

仔細來看,由於性愛一體觀在乎「靈」多於「肉」,所以一個極端的情況或許會讓「與機器人性愛」變得可以接受:人工智慧可以複製或保存真實人類的意識,或者說,靈魂——如同電影〈全面進化/超越潛能(港)/超驗駭客(中)〉(Transcendence)所演。換句話說,對於性愛一體觀者而言,只要靈魂是人類的,那麼身體是不是人類的其實並無所謂。如果一個性愛機器人的「心靈」實屬真實人類,那麼與性愛機器人相愛與做愛都沒有太多疑慮。當然,在這樣的觀點下,如果機器身體可以更好地讓人類表達愛意、在做愛過程中提供更強烈的情感聯繫,那麼未來可能出現的將不只是人類肉體與機器身體的性愛的畫面,更多的反而可能是機器身體與機器身體的性愛——而這些機器內部藏著真實人類情感。畢竟,如果機器身體可以讓「性-愛」中間的橫線更加縮短,性愛一體觀者何須反對把我們的肉身置換成機身?

性愛機器人 sexbots

性愛機器人進軍性產業?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性愛分離觀——這是個最能夠接受性愛機器人的觀點。性愛分離論基本上不認為性與愛有何因果關聯,雖然不否認愛本身極具價值,但卻不同意性必須隸屬於愛。對於性愛分離觀者來說,性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或需求,純粹生理快感的追求並無不可,就像渴了就要找水喝一樣,只要不對他人造成傷害,性是一種「怎麼樣都行」的身體活動。因為專注捍衛與討論性的價值,所以我們並不清楚性愛分離觀者會如何看待人類希歐多爾與人工智慧薩曼莎的情感關係,不過可以肯定是,性愛分離觀者絕對不會反對人類與性愛娃娃發生性行為——即使這些性愛娃娃沒有什麼動作反應。

在這種性愛被視作「性/愛」而非「性-愛」的觀點裡,性愛機器人就跟任何性玩具一樣,不管是單人使用、雙人使用、甚至多人使用,不過就是一種功能更多元、更複雜的性玩具罷了。基於性是基本人權的認知,性愛分離觀往往樂見甚至鼓勵性愛機器人的發展,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人由於身體缺陷而無法獲得與一般人相同的性機會與性活動。對於這些人來說,性愛機器人將會是一帖補償他們性愛基本權利的良藥。當然,我們可以訓練或雇用人類來提供相同服務,但相較之下,讓機器負擔這項工作顯然比較省事——至少它們可以被快速量產。

基於相同理由,性愛分離觀通常也不反對性產業。如果性愛只是找樂子的一種方式,就跟付錢看電影一樣,那麼其實沒有什麼重大理由足以反對花錢買性。在這樣的設定下,性愛機器人具有極大的優點可以進軍性產業:它們清潔衛生又易於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性病的傳染。換句話說,性愛機器人可以提高性行為的愉快和滿足,卻不會帶來相應風險。不過,這種說法可能忽略一個已被許多研究證明的事實:很多時候性消費不單純只是為了性衝動而已,同時也是為了獲得某種心理安慰,而性工作者不只提供身體勞動,也必須負擔情緒勞動。如果性愛分離觀者為了回應這個問題,開始賦予機器人情緒能力來讓它們提供情感支持,那麼他們反而必須面對那個暫時被擱置的問題——人類與機器應該或可以產生情感聯繫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性愛分離觀有時被標榜為比較「先進」,也頗能敞開社會大門迎接性愛機器人的到來,但在這個觀點支持下的性愛機器人發展並非沒有問題。在強調性自由與性權利的時候,性愛分離觀通常擱置對於性的道德評價,亦即不談論什麼樣的性是好的或壞的,而這可能使得原來在人類性關係中既存的性別不平等問題被跳過,進而透過性愛機器人的發展來延續或再製。例如,由於可觀察的現狀是男性有較高的性需求,所以起初性愛機器人的性別設定就是女性。換句話說,這個性愛機器人的性別設定不只是忽視女性性需求的存在,更沒有注意到女性性需求之所以沒被看到的原因:這個社會並不鼓勵女性表達情欲。再者,如果以女性性愛機器人為主,可能加強女性在性關係中必須服務男性的意象,反而違背了性愛分離論者所贊同的多元性形式——性關係中的角色強弱與實踐模式並非固定。

性愛機器人 sexbots

結語:舊問題或新發問?


性愛機器人已經開始從科幻電影螢幕走入現實世界,由於它很可能同時具有身體與情感功能,因此它將會引起關於性愛──身體性與心理愛──的爭論。我們已經看到,三個主要的性愛觀點會如何看待性愛機器人、這些觀點主導下的性愛機器人會如何發展、而這些觀點有又什麼問題需要面對。不同的性愛觀點涉及不同的「性」與「愛」關係、兩者的價值排序為何、以及如何評價性愛行為。實際上,這些性愛觀點早已關乎我們如何看待同性戀、性交易、甚至性別問題。換句話說,與其說性愛機器人帶來新的挑戰,不如說性愛機器人把這些議題一次打包捆綁然後直接帶到我們眼前。挑戰或許是舊的,但回答的緊迫性卻是新的——時鐘的指標正在逼近。性愛機器人的未來如何,終究要看我們如何厘清這些性愛觀點,以及如何調整它們。

※延伸閱讀:〈你/妳願意跟機器人做愛嗎?性愛機器人進入性產業的倫理挑戰〉
※本文繁體完整版轉載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繁體刪節版(只討論後兩種性愛觀)刊登於 【SHS 跨閱誌】;簡體濃縮版刊登於【周末画报】835 期 A2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