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標籤

2011-03-22

移民真的比較好?評《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上週剛讀完「行人」最近出版的《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實在是忍不住說上個幾句。這本書的基本態度就是「科技樂觀主義」。作者認為,新的數位化媒體形式——部落格、推特、臉書…等——雖然經常被詬病太過零散、破碎,但這其實能夠為我們帶來美好的未來。作者認為最大的好處有二:一是我們將能夠享受「量身訂做」的資訊服務;二是擁有共同興趣的人能夠更容易形成社群並進行交流。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facebook twitter ipad iphone
到博客來購買此書

關於第一點,想當然必須建立在「資訊提供者蒐集你/妳的使用資訊」的操作程序上,就像我們在臉書上看到右側一排的廣告,其實都是臉書公司搜集你/妳瀏覽過的網頁紀錄、對話使用的關鍵字、甚至星座年齡身高體重,交叉分析之後所顯示出來的「建議廣告」。對於廣告商來說,這就是「量身訂做」——你/妳點閱、瀏覽他們廣告的機會更高。我們不難看出,這當中可能會涉及隱私問題,但是作者對此疑慮僅僅只是輕鬆帶過。

至於第二點,當然是跟隨第一點而來。如果每個人的特徵、喜好可以在網路上顯現(不然哪來的量身訂做?),那麼我們也很容易找到與我們相似的人,不管那個人在幾公里之外。所以有許多人認為,草根力量的集結、反抗,能夠在網路時代重新發芽,社會也將變得更為民主、自由。這樣聽起來當然很好,但並非沒有問題。對於廣告商來說,一群消費者的集體購買力永遠大過一個消費者,也就是說,「共同興趣」其實是可以激起購買慾望的,這也是為何有越來越多的美妝討論網站,還有越來越多的假部落客推薦文爭議(連國光石化都知道要運用這一套),一切的著眼點都在於:把個人意見跟廣告混為一談

網路對於「揪團」確實很有幫助,但我認為那僅限於消費行為。樂觀論者所謂帶來更自由與民主的美好願景,我卻是感到悲觀。中國大陸的「茉莉(花)革命」雖然是透過網路進行溝通、集結,但是非常諷刺的是,遍地開花的茉莉,都是開在星巴克和麥當勞——網民約在這些地方集合。換句話說,強調社會主義的中國大陸(姑且不論是講真的還是假的),完全沒有發現真正的壓迫來源其實是極力全球化的跨國企業,而想要對抗極權統治的民眾,也沒有發現真正掌握權力的組織早就已經從政府換成企業了。

作者之所以這麼樂觀,導因於整本書的論證結構。作者不斷強調,當電視機問世時,我們都曾經焦慮電視會導致人們精神渙散、把每個人都變成毫無思考能力的 couch potato,但此事並沒有發生;我們也曾經擔心汽車滿街跑,會造成嚴重的城市紛亂與交通事故,但此事也沒有發生,我們反而非常享受現在便利的交通。這種論證方式看來非常具有說服力,但其實嚴重謬誤。歷史沒有辦法證明未來,歷史不是「線性的」,這是所有歷史學家都知道的事,講細緻一點,我們可能可以避免過去的錯誤,但無法複製過去的成功。更何況,已經有非常多的證據和研究顯示,更多的科技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電視雖然開啟娛樂時代,但波茲曼的《娛樂至死》(2007,貓頭鷹)中已經討論過,形式與內容息息相關,我們不應該認為同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哲思、一個辯論,用文字和用電視可以一模一樣的的被傳達出來。事實上,波茲曼認為,電視已經導致所有深入論證的膚淺化,人們也因此失去許多思考辯證的能力:過去一個候選人必須好好擬定政策的來龍去脈才能說服選民,但現在的候選人只需要把心力放在如何呈現鏡頭前的肢體表演與激情口號。

若是更進一步從 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的角度來看,科技隱含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汽車滿街跑,代表的是一大堆交通號誌、法規、柏油路、加油站、石化產業、鐵工廠、警察…等,如果沒有這些林林總總,汽車是不可能在地球表面順利「跑起來」(work)的:要讓這些人造物得以運行,我們常常需要打造更人造的環境。所以雖然我們享受汽車的便利,但這並非沒有代價,我們開始有空氣汙染、郊區化的大型賣場、被邊緣化的農村、擁擠的城市與誇張的地價,更別提伴隨都市規劃而來的土地正義問題。已經有無數 STS 研究足以說明,不假所思而急於接受新科技的後果常常不堪想像,所以面對新科技時,我們應該越小心越好,稱之為保守亦不為過。

至於作者的另一個強力論證——人類大腦具有強力可塑性,因此絕對能夠勝任「多工作業」,亦即處理大量零散、破碎的訊息——我在此不想多做討論,因為作者雖然提出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多工作業不無可能,但實際上也有非常多研究顯示多工作業對身心都會帶來許多負面效果,更別提其作業成果往往不甚精緻,流於粗糙了。不論大腦到底能否適應「多工作業」,我們都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多工作業,就我個人來說,這麼累幹嘛呢?我當然不反對使用臉書、推特…等新數位媒介,但若是要求每個人都大力擁抱、全心投入,則像破報一篇對於本書的書評——〈下一波媒體的茉莉花革命?〉——一樣,未免顯得太天真了。

最後,順道一提,「行人出版社」改制為「行人文化實驗室」之後(執行長換人了),形象華麗很多但品質嚴重下滑,台灣好不容易有的一家認真處理「邊緣學術」且質感又好的出版社,沒想到還是跟小 S 歌裡的愛情一樣:不持久(參考「愛不持久」。英文原書書名 I Live in the Future and Here's How It Works: Why Your World, Work, and Brain Are Being Creativity Disrupted,不知為何經過行人之手變成了《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 twitter, e-reader 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這個書名翻譯一方面具有嚴重「科技決定論」的意味,另一方面似乎也看出,新的行人文化實驗室與這些資本主義商業體系關係親密:特定的商業產品登上封面,直接象徵且成為未來生活的核心。